它是由胶结材料,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,经搅拌振捣成型,在一定条件下养护而成的人造石材。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,价格低廉,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,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。同义词,混泥土一般指混凝土(土木工程材料)。制备混凝土时,首先应根据工程对和易性、强度、耐久性等的要求,合理地选择原材料并确定其配合比例,以达到经济适用的目的。即使这样在泵送前掺超塑化剂,在搅拌运输车中快速搅拌3min,也不能充分发挥超塑化剂的分散作用,拌合物均匀性差。因此,至少在我国,后掺法不易推广,还是采用同掺法好。
两者在成分、应用领域和结构性能上有所不同。详细介绍如下:从成分上:贫混凝土是由粗、细级配集料与一定水泥和水拌和而成的一种混凝土。结构性能不同:所以配制不同的素混凝土的区别在于有没有钢筋,但不一定由水泥做为胶凝材料;而贫混凝土是指用较少量水泥做胶凝材料的混凝土,一般每立方砼为100~200kg。这就要求研究新的超塑化剂,保证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保持在2h或2h以上,而不影响硬化混凝土的强度,特别是早期强度。
混凝土裂缝分类及裂缝出现收集的资料,根据地下工程和防水混凝土的防水要求,对混凝土裂缝而言,可分为有害裂缝和无害裂缝。高层一平方得大概用846公斤混凝土。普通住宅建筑混凝土用量(以下数据按抗震7度区规则结构设计):多层砌体住宅:0.3~0.33m3/m2,多层框架:0.33~0.35m3/m2。混凝土的裂缝产生主要是限制条件变形作用引起的,变形作用包括温度变形(水化热、气温、生产热、太阳热)、收缩变形(自生收缩、失水干缩、碳化收缩、塑性收缩)